“别急,我们24小时都在!”
在申城为期三个多月的战“疫”中,芷江西路街道不断迎来一次又一次的大考。芷江西路街道实有人口约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近30%。社区800多幢居民楼栋中,老旧小区楼栋占比近73%,再加上厨卫合用多、人口密度大等,这些元素都成为“社区清零”道路上的一个个关卡和一道道坎。
为此,街道机关干部在第一时间尽数下沉,属地“责任”包干,与居委干部并肩作战,成立了综合协调、流调研判、追阳转运、区域协查等专班迅速运作,将党旗插在了战“疫”的最前线。
战“疫”期间,通过
及时防疫网格细化小区管理、
广泛发动党员形成老旧小区防线、
为感染者建立“一人一档”
解决转运实际困难等举措,
让芷江西路街道辖区
防疫版图上“泛绿“的面积
肉眼可见地逐步扩大。
这些成绩的取得,包含着悄悄抹过的泪、十几斤的暴瘦、憔悴的面容,以及与家人的常态性“失联”,所有人拼尽全力只为了一件事:“坚持到底,就一定能看见曙光!”
居民出不去的门
是他们回不了的家
从3月初开始,城上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海燕就主动放弃双休,不分昼夜地坚守岗位。
我们都不出门了,为什么小区里还一直有新阳?”
什么时候才能送到物资?你们楼道消杀干净了吗?”
电话铃响个不停,居民的质疑、不信任接踵而来,张海燕心急如焚。她连夜将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的治理制度转化为抗疫机制,细化到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环境消杀等疫情防控各环节,并积极号召党员志愿者,建立起居民区下沉党员临时党支部,共有126名志愿者倾情投入。
信息透明,是消除居民疑虑和质疑的最有效方法,于是城上城“防疫日报”应运而生。这是一份坚持了45天的电子版小报,从疫情分布地图到团购保供动态,从就医配药到互助公益,居民关心的内容基本都涵盖在内。由志愿者们自行建立的“小报”,成为化解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矛盾最好的“润滑剂”。
我真的很感激,他们是我这三个月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城上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海燕含着泪说。
半夜转阳转密、楼道消杀、安装门磁,到最后,生物钟好像也习惯了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高频次、长时间地接电话,疫情期间的张海燕手腕腱鞘炎因此发作,举着肿胀又酸痛的手腕,她却不敢给家人打电话,“我怕一打电话心理就破防了”,张海燕想起家中读高二的大儿子和读一年级的小儿子,内心无比愧疚。“居民们出不去的门,是我回不了的家”这句话不仅是张海燕的心声,更是所有一线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也是对封控小区的严峻考验。
“我这个高血压的药只有2天的量了,不能停的!”
“我家老头子血糖很高,现在没有药了,女儿也被封在了自己的小区,怎么办啊,这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啊!”
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38%的芷江西路街道,面对各居民区上报的配药难题,街道就医组的领导召开紧急会议,落实与辖区医院对接形成错峰绿色通道、在街道医疗联络群更新实时情况等多项举措。
自从做了居民区书记,我都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唠叨,就怕有什么是自己没想到的。”
脱下军装的“兵书记”张伟说,“切断疫情传播源,护好居民药罐子,是三兴的一件大事、要事”。为此,张伟第一时间组成了一支由退役军人和社区骨干形成的“配药小分队”,在代配药登记的时候,居委干部总会不厌其烦地加问一句,无论能否配到居民指定的药,都可以最大程度上取得理解。
登记当天,“配药小分队”一口气为小区60多名老年居民完成配药任务。“医保卡+备注能否替换的药品单+零钱+门牌号和配药袋”的一条龙模式,成为了三兴居民区经过多次优化的“经典”配药流程。
每每拿到药品,
居民们都会送上一句真诚的感谢
“真的是辛苦你们了,
帮忙解决了大问题啊!”
社区里的另一个“配药大户”在灵光居民区,10个小区共约5300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冰坦言:
三个多月的时间,灵光居委会共完成了1000多人次的配药量,让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压力山大。“
遇到难事不着急
我们24小时都在
张书记,我的孩子发高烧了,需要立刻去医院,快点帮帮我吧!”
接到这个电话的张冰,饭还没吃完就连忙安慰起了因为太着急而语无伦次的年轻母亲:
别急别急,我们24小时都在,马上想办法解决。”
放下电话,他立即联系街道医疗救治群开具三联单,帮着居民一起打120电话叫车。半夜,张冰刚准备躺下,又接到该居民的电话,原来她孩子已经得到医治,眼下如何从医院回到小区又成了新的问题。张冰立刻调动居委会现有资源,详细规划求医返程人员事宜,从十二公里的具体行车路线、小区如何开展对接,到整个“护送回家”的全过程消杀。等他再次躺下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半了。
如果说求医只是突发状况,那么“吃”的问题则是居民每天最大的需求之一。自4月浦西封控以来,张冰在社区基本保障蔬菜套餐外,还发动积极对接保供单位永辉超市,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定制了100元、150元、200元等多种不同价位的社区直供团购套餐,套餐中包含鸡蛋、蔬菜、肉类及水果等。
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他又面临新的需求。灵光居民区中80%是老年群体,团购套餐显得不够“老龄化”。于是,他又联系吴茂兴餐饮定制早餐及中餐半成品套餐,包括老年群体喜爱的面条、烧麦及包子等。
所有的团购物资都经过重重消杀,再由志愿者配送到居民手上,为居民解决买菜难、做饭难的问题,打通社区物资配送的“最后100米”。
战“疫”当前,每个基层党支部都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位党员和志愿者都充当着“为人民服务”的先锋。
身处防疫前线
誓做坚韧“守护者”
抗击疫情,作为坚守在最前沿的居委干部们,不可避免地面临感染或密接风险。一旦居民区书记、主任甚至更多的居委干部被隔离,谁去挑起这个大梁是街道领导的决定。而“临危受命,定将不辱使命!”则是全体芷江西路街道机关干部的光荣与信念。
我知道你是代理书记,但是家里老人过世了,封控小区的过世人员不被受理,我们该怎么办?”
街道机关干部季云刚被派驻居民区便遇到了一件棘手事,面对“生老病死”的大事,她立马拨通了街道管理办、服务办等部门的电话,仔细询问处理流程和对接单位信息,并很快回拨电话,并协助该户居民4小时内办完了相关手续,家属们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街道党群中心的李嘉彬接到代理书记任务,是代管一个有着3000余居民、5个自然小区、8个规模性租赁的居民区。面对这个疫情防控难度系数高的小区,缺少小区管理经验的她一时慌了神,这么艰巨的任务,自己能抗得下来吗?疫情防控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要如何才能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呢?她一直在脑中思考着。
由于该居民区书记还处于集中隔离,李嘉彬立即拨通了她的电话,就着书记发来的地形图,快速了解了社区面上情况、封控楼栋及当前防疫的相关措施。
在赶去居民区的路上,她已将该区域的总体数据和情况了解地七七八八,心中坦然许多。随后,她马上召集7名块长开紧急会议,细化全员核采方案,绘制形成了各小区的核酸检测线路图。
手机天天被打爆,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6天后,虽然圆满完成任务,但她想到社区里还有其他居民区也有书记、主任被隔离的情况,还是不放心,于是将电瓶车驶向了与家相反的方向。不回家休息了,直接奔赴新的任务。这一次,她接管一个有着5000余居民、4个自然小区的居民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努力一直在路上!
代理书记们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源于全体机关干部、临时党支部、社区党员、志愿者们尽锐出战。自吹响战“疫”号角的那一刻起,芷江西路街道上下一心,不断对防控措施再审视、再推演、再部署,确保把该补的漏洞补上,把该筑的防线筑牢。
芷江西路街道的防疫之路注定不平坦,老旧小区在辖区中占比过半,私房、二级及以下旧里近600户。仅赵家宅居民区就交错并存着私房、老工房、两万户工房等多种房型,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彭新海经此一“疫”已经瘦了二十多斤,这个80后大男孩曾数次落泪,“我们真的已经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疫情以“快”字为先,“以快制快、事不过夜、速战速决”。
哪里需要,街道的疫情防控专班就奔赴哪里,转运、核检、消杀、清运,每个步骤都丝毫不敢松懈。与此同时,街道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红色引擎作用,无数老党员、老同志们冲锋在前,犹如社区的“定海神针”一般,慎终如始地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涓滴之力汇聚成强大的抗疫合力。
踏上新征程的芷江西路街道,将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勠力同心、开拓创新、善作善成,不断彰显“芷引力”的党建优势,深挖社区力量、培育治理做法,将抗疫期间涌现出的自治队伍持续转化成社区治理中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努力开创芷江西宜居宜业、活力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王文瑛
图片:王文瑛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